以图像学的方法浅析新古典主义油画《着加冕礼服的拿破仑》
摘要
关键词
图像学;新古典;《着加冕礼服的拿破仑》
正文
1.《着加冕礼服的拿破仑》的前图像志描述
《着加冕礼服的拿破仑》作为新古典主义画作中的佳作,画面具有这一流派的显著特征,具有强烈的视觉性,图像清晰,线条有力。该画描绘场面的是拿破仑身着加冕礼服,头戴花冠,右手持权杖,矗立于椅子前端,面向正前方,俯瞰的视角,冷漠的表情,诠释着他掌控着巨大的责任和权力。拖地的长袍礼服,圆形的椅背与椅背上的象征地位的十字架,无一不诠释出拿破仑手握大权的形势。使得拿破仑仿佛神话人物一般,拥有着一种庄严肃穆,神圣高贵的感觉。
画面中对于服饰,枕头,椅子等一系列生活用品质感的刻画都十分精致。金色的丝边,红色的外袍,无一不象征着从罗马帝国顺眼而来的权力。人物描绘上,整体饱和度偏高,色彩艳丽分明,与偏暗偏灰的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将人物形象更好的从画面中凸显,具有新古典主义时期绘画庄严典雅的审美趣味,强调理性的同时也没有抛弃利用色彩表达。
2.《着加冕礼服的拿破仑》的图象志分析
图像志是图像学分析法的第二个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分析画面主体人物的身份背景,作品创作时期的历史背景,画面呈现的图像以及符号的含义。图象志的内容对比前图象志进一步的分析画面表述内容和特定含义。
为了表现从神圣罗马帝国手中夺得政权的拿破仑的权力与威严,弗朗索瓦·热拉尔在画面中运用了大量的视觉符号去堆砌一位战功赫赫的皇帝形象。画面中,拿破仑的神态、环境的布置等,身着的衣饰,周遭的物品无不隐喻着拿破仑彼时彼刻高贵的身份、社会地位以及权力等。
2.1 两柄权杖
在这幅油画中,出现了两柄手杖,一柄位于拿破仑左手手中的,另一柄被放置于板凳上。左手手持的权杖,被称为权力之杖,仔细观看不难发现权杖顶端雕刻着一个小人,人物形象是查理曼大帝,查理曼大帝是查理曼帝国的建立者,奠定了法兰西王国的版图,是欧洲历史上最重要的统治者之一,有着欧洲之父的美名,其建立的查理曼帝国也强盛一时。这个雕着查理曼大帝的手杖,又称为查理五世权杖,它是查理五世为自己的儿子查理六世未来的加冕准备的,总长五英尺,顶端百合花上镶嵌了一个查理曼大帝坐在王座上的黄金雕像。这个权杖也是王室加冕的重要物品。从查理五世以来一直是神圣罗马帝国政权最高统治者的身份象征。
另一根放置于凳子上的手杖,顶端有着一个手掌的权杖,也是来自中世纪的重要珠宝,被称之为“正义之手”,权杖顶端是由象牙制成的上帝之手,象征君主和神明合二为一,统一世界。而拿破仑为了证明其身份地位的正统,展示其政权的稳固以及公选而生的皇帝,将这只具有君权神授意味的手杖随意的搁置在一旁,更凸显出拿破仑的功绩和权势。
2.2 月桂花冠
拿破仑图像在佩戴的月桂花冠,源自古希腊神话中,太阳神阿波罗为了追求达芙妮,用月桂花所编制的花冠。因此古希腊人认为月桂花是圣洁之物,具有被祝福的美好寓意,而阿波罗也是一位法规之神,人们认为是他解释了政令,而拿破仑所制定的《拿破仑法典》也充分体现了拿破仑是一位优秀的法学家。
其二,月桂花冠另一位代表人物是凯撒大帝,二者的权利和野心都得到了实现,月桂花冠也表现了拿破仑心中对于凯撒大帝独裁统治的向往。
2.3 地球仪
放置在垫子上的十字架金球,演化自查理曼大帝手中的十字金球,十字金球又叫“王权金球”,“金苹果”,主要为神圣罗马帝国君主加冕时所用,代表着极度的权力。圆球上方的十字架,代表着耶稣,整个十字金球代表着君权神授,二者结合统一的含义。同样有着君权神授含义的物品,搁置在了画面的一角。
2.4 鹰与蜜蜂
“鹰”是罗马神话中朱庇特的神鸟,有“战争之鸟”的寓意,也是东西罗马皇权的代表性动物,拿破仑为了彰显自己的罗马帝国皇权法统的继承者身份,同时这只鹰在形象上还融入了法兰克加洛林王朝雄鹰的元素,来说明他还继承着查理曼帝国皇权。
蜜蜂具有严密的社会组织,上下有序,各司其职,是执政者最想看到的国家运作模式。早在古埃及的法老墓中,蜜蜂就有代表“王权”的记载,法兰克王朝的陵墓里也发现过金色蜜蜂标志。这一符号充斥在整个画面,从地毯上到拿破仑身上的加冕礼服,都有着金蜜蜂的标志。
二者都隐喻了拿破仑对于政权,对于权力的渴望,他也将这两种动物形象的放到了他军队封爵制度中——法国荣誉军团勋章。
3. 《着加冕礼服的拿破仑》的图像学阐释
图像学阐释是图像学分析法的最后一步,在这一阶段中,潘诺夫斯基认为应该将图像与文化背景,历史时代,基本文化原理相互结合分析艺术家和作品所处的文化历史背景,挖掘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宗教,政治,民风民俗,经济等方面,找寻图像所代表的深层影响和艺术品的内在含义。
《着加冕礼服的拿破仑》这幅油画的主体人物是拿破仑·波拿巴(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即拿破仑一世,出生于科西嘉岛,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历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年-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
作为拿破仑登基后的第一幅肖像,《着加冕礼服的拿破仑》画面中的各种物品的摆放,画面的构图都无限契合拿破仑的心态,对君权神授,带有教皇背景的物件的搁置,以及画面中拿破仑对于查理曼大帝权杖和宝剑的钟情,都揭示了拿破仑对于自己的皇位是“奋斗出的皇位”的执念,而非教皇或神明的赐予,以及对权力的痴迷,画面将拿破仑的形象塑造的庄严肃穆,如同神灵一般俯瞰的视角,更加凸显了帝王的威严。
相较于安格尔,热拉尔更完整的继承了他的老师达维特的思想,谨守师承的他在后期比他的老师更加的官方化。以古典的艺术式样为范例,构图严谨,造型逼真,形体准确,但在创作内容上,热拉尔更擅长以王宫贵族肖像为题材,将人物表现的更为细腻准确。也由于其高超的肖像绘画技艺,在拿破仑垮台后,他很快又做了路易十八的宫廷画师,在他成为复辟王朝的红人时,立即又属于处在反动时期的法兰西学院的代表人物。晚年他受到查理十世的庇护,受聘与巴黎的先贤祠进行天顶画的工作。
热拉尔对于肖像画做出的贡献以及对新古典主义的深刻理解,使得肖像画的研究有着更为长足的进步。对新古典主义绘画和宫廷肖像画都有着不菲的意义。
4.结语
弗朗索瓦·热拉尔运用绘画的语言营造出图像符号,侧面描绘出拿破仑对于权力、地位的掌控。从经济、宗教、历史、人文、社会环境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新古典主义绘画的题材方向,以及与浪漫主义背道而驰的艺术风格。弗朗索瓦·热拉尔作品中高饱和强对比的色彩、细腻的笔触、他对古典主义的追寻态度与人物形象详实精确的刻画又令世人叹服。《着加冕礼服的拿破仑》不仅成为新古典主义绘画的代表作,也对后世的肖像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图像学方法研究《着加冕礼服的拿破仑》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参考文献
[1]郑倩.《阿尔诺芬尼夫妇像》的图像学解读[J].收藏与投资,2023,14(08):162-164.
[2]王静.从图像学角度分析凉山彝族漆器纹饰[J].参花(下),2023(08):71-73.
[3]邓方圆.从图像学角度解析《韩熙载夜宴图》[J].收藏与投资,2023,14(06):59-61.
[4]赵诗宇.《海洛和利安德的离别》图像学分析[J].艺术大观,2023(18):64-66.
[5]侯月.运用图像学浅析《韩熙载夜宴图》[J].艺术评鉴,2022(18):61-64.
[6]黄紫平. 西方古典主义油画的当代价值[D].浙江师范大学,2017.
[7]王芳芳.当代新古典主义油画的艺术风格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7(01):188.
[8]朱艳秋. 法国新古典主义绘画指导的创作过程[D].中国美术学院,2013.
[9](英)萨宾·巴林-古尔德.拿破仑·波拿巴与反法同盟战争[M].张莉,译.北京:华文出版社,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