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意识觉醒的追求——重读丁玲的《梦珂》

期刊: 文学研究文摘 DOI: PDF下载

肖洁琪

(汕头开放大学 广东省汕头市 515000)

摘要

五四运动后,社会处于传统封建和现代的夹缝中,部分接受过新文化教育的女性开始觉醒,她们不畏强暴,追求正义、进步、独立和自由。她们想要摆脱封建传统道德对女性的禁锢,摆脱女性在社会中只能依附于男性存在的地位。然而现实的社会环境给予女性的空间十分有限,在长期的强大的男权社会面前,女性依旧会遭遇诸多不平等的待遇。丁玲的小说《梦珂》中主人公梦珂的人物经历,叙述了一个勇敢无畏天真单纯的女学生,遭受艺术理想的破灭和爱情幻想的破灭,最后为了生存,不得不改名换姓成为电影女明星,沦陷在这纯肉感的社会里,成为男性眼中的欲望商品这样的过程。梦珂经历和变化,揭示了传统社会对女性的禁锢,以及都市男性的欲望与暴力,同时也蕴含了作者丁玲对现实社会的愤怒批判和对女性意识觉醒的追求。


关键词

人物经历;社会禁锢;都市男性欲望;女性意识觉醒的追求

正文


一、梦珂的反抗与妥协

小说《梦珂》中的主人公梦珂是接受过学校教育的新女性,天真淳朴,富有正义感,“她以真诚的心,面对周围的世界,但是,她发现,她置身的是一个冷漠、怯懦和虚伪的沙漠”。小说通过描写梦珂在传统和现代的夹缝中面对命运的考验时所作出的选择,揭示她对自由的追求和渴望,以及对命运、对社会角色禁锢的反抗。

1、艺术理想的破灭

小说的开头讲述了梦珂在学校看到一女模特被红鼻子教员欺辱,大胆地站出来,在众目睽睽之下把她解救出来。

“挨墙的第三个画架边,站得有一个穿黑长衫的女郎,默默的楞着那对大眼,冷冷的注视者室内所有的人。等到当她慢慢的把那一排浓密的睫毛一盖下,就开始移动她那直立得像雕像的身躯,走过去捧起那模特儿的头来,紧紧的瞅着,于是那半裸体的女子的眼泪更大颗大颗的在流。

“揩干!揩干!值不得这样伤心哟!”

……

“嘿!这值什么!你放心,我是不在乎什么的!把眼泪揩干,让我送你出去。” 

此时的梦珂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女学生,天真烂漫,无所畏惧,她虽离开了乡村生活,但并未被这都市的大染缸所浸染,仍保留着坦率、真情和毫无虚饰的性格。梦珂带着一股傲气,敢于反抗。教员的卑劣行为和周围同学的虚伪冷淡,让梦珂觉得愤懑和失望,她最终决定离开学校,也导致她的艺术梦想破灭。

 

2、爱情理想的破灭

离开学校后的梦珂,来到姑母家生活,她感受到从未体验过的物质享受和所谓的“朋友情谊”,从一开始的惊慌不安,对未来感到忐忑和迷茫,到渐渐地坦然并习惯这些她不曾接近的生活。

在这里,她遇到了同时想要追求她的澹明和晓淞,两人轻浮地挑逗、有目的地讨好,却让梦珂信以为真,她是那样天真而幼稚,不知自己投入的真情在都市男性眼中只是被玩弄赏玩的境地,她成了他们相争的猎物。

“澹明既是具有那天生的活泼和滑稽,表哥又是如此的温雅,体贴周到得像一个慈爱的母亲,而梦珂真的便显得非常天真非常幼稚,简直像一个小妹妹的样子了。” 2

梦珂一开始是对爱情抱有美好的幻想的,在她和表嫂的谈话中,她流露出对两情相悦的爱情的渴望。表哥晓淞对她体贴温存,对她周到呵护,似乎很懂她,也很爱她。晓淞陪她看电影,给她念诗,用自己的眼光、声音和技俩“去玩味那被自己感动的那颗处女的心。”

晓淞这一切有目的的计谋,让天真幼稚的梦珂在不知不觉中对表哥产生了真情。当表哥三天不在家的时候,她竟发觉自己爱上了表哥。

然而很快,梦珂发现自己被表哥欺骗了,自己的真情竟被人玩弄。

“她哭了。这事是这样的使他伤心,想起自己平日所敬爱,所依恋的表哥,竟会甘心搂抱着那样一个娟妓似的女人时,简直像连自己也受到了侮辱。” 2

   爱情幻想的破灭摧毁了她的内心,回想起表哥从前的温柔体贴,越发觉得他虚情假意,一气之下,她把之前那封甜情蜜意的信撕得粉碎,同时也撕碎了她对爱情的幻想和期待。

“千怪万怪,只怪自己太老实,信人信得实实的。便吃亏,不是应该的吗……如此的自怨,怨人,哭了又笑,笑了又哭,也不知经过了多少时候,只觉得人已疲倦,头沉沉的作痛,躺在软枕上犹自流泪。” 面对表哥的欺骗,梦珂再次选择离开。

梦珂的两次反抗,是对社会潜规则和男性欲望的反抗,反映了作者想表达的女性反抗意识,同时也是作者对女性意识觉醒的一种渴求。然而她的反抗并没有激起任何水花,显得那样平静而又充满讽刺。

当梦珂发现学校的教员侮辱女模特,她愤然地带着模特离开学校,而之后学校依旧非常平静地过下来了,红鼻子教员依然在走廊上蹬来蹬去,甚至两个月后,学校又另雇了一个女孩来代替上一个模特的职务。当她发现表面温柔体贴的表哥,实际却是玩弄感情的男人,她悲愤地离开了姑母家,而晓淞和澹明虽然觉得怅然,但是很快他们又有新的替代的猎物,澹明有杨小姐可以追随,晓淞除章太太外还有两个很有希望的女朋友,并没有人因此有损失或伤心。

二、梦珂的眷恋和彷徨

梦珂为了读书和重振家声,背井离乡来到城市。她虽不愿走旧式女子的道路,不愿回到乡村旧派的家庭生活,但她对家乡故土,家乡旧人仍充满眷恋。

在发生了模特儿事件后,梦珂离开学校第一个想起的便是到匀珍的家中。匀珍是她的小学、中学同学,在梦珂到上海求学不久,匀珍全家也搬到了上海。父亲把她托付给住在上海的姑母,她却更愿意与旧时的好友相处。

“自匀珍搬来后,梦珂也就照例的每星期六来一次,星期下去才又回校。至于她姑母家里却要间三四个月才去打一个转。所以她来上海两年了,还不很能同表姊妹们厮熟,而匀珍家却已跑得像自己家里一样。”

“望着匀珍更兀自好笑。那梳双、发簪的匀珍的影儿在眼前直晃。还有王三,袁大,自己二伯家的二和大,……现在想起这些来,都像梦一般了。” 2

而刚到姑母家的那段时间,梦珂不得不伪装起自己的害怕与不安,与周围的人相处,假装自己很快乐。

陌生而浮华的环境让梦珂感到茫然不安,甚至连自己带来的两个皮箱都觉得像自己的心境一般凌乱、可怜。她为自己勉强在那些男女面前装出来的自然的谈笑的样子感到羞愧。她怀念着自己的家乡,怀念那些自由、坦白、真情的生活和人儿。

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梦珂渐渐习惯并适应了姑母家的生活,这里有漂亮的青年、有可以依恋的表哥、有新鲜的事物、和浮华的物质生活。但是梦珂并不很快乐,同样是因为这里有虚伪的两位小姐,她们如妖狞般的心术和摆布,会使梦珂骇得叫起来;这里有轻浮的澹明,常常说些猥琐的话,让梦珂不耐难堪。这里充满了虚伪和勾心斗角。作者将人性的伪善和人际关系的虚假,在梦珂的视野中一一揭示,与梦珂心目中眷恋的坦白、真情、毫无修饰的生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三、梦珂的希望和隐忍

小说中梦珂在离开姑母家后,选择了来到圆月剧社,以一个新的身份“林琅”出现,成为一个靠出卖色相的电影明星。

梦珂的明星梦,其实也是作者丁玲现实经历的一个映射。

1926 年,著名戏剧家洪深受明星公司张石川委托,去北京参加影片《空谷兰》的献映仪式,并应邀到北京艺专演讲,此间结识了丁玲。聆听洪深充溢激情的演讲,增强了丁玲从影的信念。于是,她给洪深写了封信,倾吐自己的心愿。经过洪深给予的鼓励和推荐,丁玲去明星公司报到。但充满幻想的她,刚涉足影坛,便觉察这一领域与自己的想象反差太大,只好满怀歉意告别了对她寄予厚望的洪深,没有签约就离开片场。此后南国电影剧社的田汉,又邀她去舞台演出,因不擅于演剧生涯的浪漫,丁玲的明星之梦终于幻为泡影。

不同的是,丁玲虽然也被成为电影女明星的可能性诱惑过,但她终以一个女性的敏感看透了这个世界中女性被凝视的历史命运,从此以无畏的抗争精神与充满欲望和暴力的男权世界独自对抗,始终如一地进行着注定难以取胜的一个人的战争。

而在小说里,梦珂却无法挣脱开男权社会对她的枷锁,被当成商品一样被人评论和观赏,为了生存,为了她自己幻想的希望,她不得不向现实妥协,从反抗到逐渐习惯于男性欲望的目光,并选择了隐忍,最后自己成为一个女明星。

梦珂的选择让她成为了曾经自己最不能忍受的样子,然后她无法回头,只能像出卖灵魂一般,卑微地忍受着。

“以后,依样是隐忍的,继续看到这种纯肉感的社会里面去,自然,那奇怪的情景,见惯了,慢慢的可以不怕,可以从容,但究竟是使她的隐忍力更加强烈,更加伟大,至于能使她忍受到非常的无礼的侮辱了。” 2

梦珂的结局再次揭示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社会角色的禁锢,也是作者对都市男性的欲望的讽刺。作者通过梦珂面对命运的反抗和纠结,表现了女性的孤独、挣扎与彷徨,批判了人性的虚假、都市男性的欲望和暴力,同时也展示了她对新社会、新文明的渴求,希望能够唤起女性的意识觉醒,追求女性真正的独立和自由。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