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创意激发与引导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创意激发;因材施教
正文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现存问题
(一)教学模式传统,学生兴趣不高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现存问题之一是教学模式传统,学生兴趣不高。传统教学观念采用灌输式授课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介绍小学语文写作的框架结构、可用案例、进行范文宣读,不利于开拓学生自主写作的思维,无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在套用作文模板时,难以融入自身的真实情感,导致作文呈现流水线式的写作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个人创意与灵感。
(二)教师主导课堂,学生学习被动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课堂上,往往采取教师宣讲、学生听从的课堂模式,很少有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环节。当教师针对写作技巧提问时,学生往往不愿举手回答问题,存在畏难情绪,无法高效率掌握小学语文写作技巧,未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学习被动,容易影响教学质量,难以吸收所学内容,在真正写作的过程中,学生易产生难主题不明确、素材难以想到、素材单一、语句不通顺、不符合逻辑、标点符号错误等问题,不利于形成一篇优秀的作文素材。
(三)学生依赖范文,缺少创新意识
学生年龄较低,处于小学阶段,不具备充分的理解与感悟能力,写作能力较为缺乏。教师面对小学语文教学时,往往需要借用范文案例,增强学生对作文的理解。宣讲范文案例,容易产生过度依赖作文书、不会自己写作的问题,学生使用的素材千篇一律。例如,在以母爱为主题展开写作时,学生往往只能想到“母亲在暴雨天背我去医院”的故事,套用之后书写;在以“友情”为主题写作时,学生往往会写“和朋友发生争执,争吵后经过一系列心理斗争,寻求和好”的故事,难以有效发挥作文教学的效果。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创意激发与引导策略
(一)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创意激发与引导策略,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回归生活,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写作的素材。例如,可以让学生描述校园里的一棵树,从树干的纹理到树叶的形状,再到树荫下孩子们的欢笑声,再到一年四季树的变化,自己对这棵大树的喜爱之情。也可以鼓励学生对上学路上的风景进行描述,让学生从家出发,注意观察上学路上的第一个显著特征,比如一个特别的建筑物、一条街道的布局或者一个花园,通过这样的练习,锻炼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学会将生活细节转化为文字。
(二)指导学生有效阅读,提高想象知识基础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创意激发与引导策略,重点在于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以此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知识基础。例如,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寓言故事,如《狐狸和葡萄》。阅读前,教师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理解故事的情节,思考故事背后的寓意,能够复述故事的过程;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续写故事,比如狐狸在吃不到葡萄后,会采取哪些行动?这样的练习能够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得学生的写作更加富有创意。此外,还可以采取故事接龙的形式,教师可以首先讲述一个简短的故事开头,然后邀请学生依次接龙,每个人添加一小段故事内容,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鼓励学生积极交流,拓宽学生思维能力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当创造开放和包容的课堂氛围,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等形式,在交流中碰撞思想,激发学生创意。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一个以“我的梦想”为主题的班级讨论,鼓励学生分享和表达自己的梦想。常见的梦想可能有成为宇航员探索宇宙、成为医生救治病人、成为作家书写文字,等等。通过聆听他人的梦想,学生们获得新的视角和灵感,并转化为文字,描述梦想实现的场景。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写作。每个小组成员负责写作的一部分,例如,一个学生负责开头,另一个学生负责发展,最后一个学生负责结尾。在写作过程中,小组成员需要相互讨论,共同决定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以此锻炼学生表达能力,拓宽思维能力。
三、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创意激发与引导的价值意义
(一)提供写作思路,激发创作热情
在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中,学生常常被要求遵循一定的格式和框架,这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发散和探索空间。而创意写作恰恰相反,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不受拘束的创作环境,让他们自由发挥,勇敢尝试,从而有机会跳出既定的思维模式,勇于挑战和质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开展跨界和跨领域的思考,还能够训练和锻炼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有利于培育学生多元思考模式。
(二)挖掘生活素材,培养观察能力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创意写作对学生情感表达与自我认知的影响尤为显著。创意写作有利于鼓励学生挖掘生活素材,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无拘无束的情感释放空间。这种情感的流露和自由表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缓解内心的压抑和冲突,还能培养他们的情感管理和调节能力,提高观察能力,在对生活的关注中,加深自己的思考感悟。
(三)引导深入思考,鼓励自主学习
通过创意激发与引导策略的实施,学生能够被引导深入思考,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逐渐形成对自己的深度反思和审视。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回顾和思考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了解了自己的情感变化和真正兴趣所在,形成了自身的价值观。这种自我认知过程,有助于学生强化自我身份认同,强化自主学习。此外,随着不断的写作实践,学生还能逐渐发现和理解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和差异,为其未来的人际交往和社会融入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创意激发与引导策略的实施对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通过引导学生回归生活、有效阅读、积极交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最终让学生在写作中自由表达思想情感,形成个性化的写作风格。
参考文献
[1]唐艳,徐建华.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的优化路径 [J]. 亚太教育, 2024, (06): 1-3. DOI:10.16550/j.cnki.issn.2095-9214.2024.06.001.
[2]苏幼娥. 小学语文个性化写作教学策略探究 [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2, (08): 143-145.
[3]周淑英.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策略探究 [J]. 亚太教育, 2022, (15): 57-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