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理论分析现实主义原则对文艺作品的影响
摘要
关键词
文艺作品;现实主义原则;艺术理论分析;
正文
引言:在文艺创作过程中,现实主义原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文艺作品不仅要以真实的情感表达为基础,同时还要对现实生活进行反映,才能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都需要现实主义原则的指导,才能保证作品的质量和价值。因此,在进行文艺创作时,艺术家必须遵循现实主义原则,将现实生活的真实景象反映出来,才能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文学艺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流派,现实主义风格就是其中一种。现实主义在文学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一种创作理念和创作手法,同时也是一种艺术风格和审美理念。
一、现实主义原则的理论解析
1.1 现实主义原则的定义
现实主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文学流派,是对现实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现实主义文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包括现实主义文学、社会历史小说、政治讽刺小说、象征主义文学等一系列的文学形式。其中,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比较稳定的文艺风格和创作手法,它强调将现实生活中的一切客观真实地反映出来。从这个角度来看,现实主义文学其实就是用写实手法去反映现实生活,真实地展现社会历史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20世纪初,西方出现了一批著名的作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如福楼拜、普鲁斯特、狄更斯、托尔斯泰等。
1.2 现实主义原则的起源
现实主义原则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成为新兴资产阶级的核心价值。人文主义者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欧洲社会现实的批判,将人的生存价值提升到了突出地位。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艺术家开始对现实世界进行描绘,以此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正如黑格尔所言:“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现实主义的真正内涵在于艺术作品对现实世界的高度反映,而非对现实世界本身的反映。因此,现实主义原则在文艺作品中的应用,应当立足于艺术作品本身,而非作者本人,其核心在于“以真为美”。
1.3 现实主义原则的核心观点
现实主义的核心观点,是要在艺术作品中将生活中真实的存在搬上舞台,用文学艺术的手法对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件进行客观、公正地反映。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原则,最早出现在19世纪初期,其目的就是为了揭露当时社会中存在的丑恶现象,并对当时的社会进行批判和抨击。现实主义在文学艺术方面,对于事件本身真实地描写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文学艺术必须通过具体的事件来反映社会现实,并通过描写事物本身来表达作者对这个事件的态度。而这一点也是现实主义原则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一个观点。
二、现实主义原则对文艺作品的影响
2.1 文艺作品的表现形式
文学艺术具有审美与教育双重性,它的本质是思想的艺术,是现实生活在人脑中的反映。现实主义原则要求作品要将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反映出来,因此在创作中作家不能像在现实中那样去对人物进行简单的刻画,而是要对人物进行深入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真实的内容,才能做到艺术与生活的高度融合。同时,作者要对人物进行深入剖析,挖掘人物内在情感和思想,将人物内心世界真实地反映出来。所以说文学作品是现实主义原则在文艺作品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它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受与理解,作者通过对生活真实地反映来体现社会本质。
2.2 文艺作品的主题内容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文艺作品的主题内容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通过文艺作品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类的思想,也可以说是反映社会现实。比如:在《水浒传》中,就有大量的描写梁山好汉的故事。例如:《水浒传》中写到过一百零八个好汉,他们各有各的特点和性格,有的是忠义之士、有的是豪侠义士、有的是为民除害的英雄,有的甚至是杀人越货、无恶不作的盗贼。这些人物形象都是作者通过现实生活中人物进行艺术加工和想象而创造出来的。在《水浒传》中,作者通过塑造英雄人物的形象来表达作者自己对社会现实生活中种种问题和矛盾的看法,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2.3 文艺作品的审美价值
文艺作品的审美价值主要是指文艺作品在给人带来审美感受的同时,能够让人们从中获得艺术美、精神美、心灵美。在这一过程中,文艺作品的审美价值主要是通过对作品的结构布局、人物形象以及语言、情感等方面的艺术表现来实现的。文艺作品中蕴含的审美价值并不是作者通过简单的文字就能够表现出来的,而是需要通过创作者对现实生活中所存在的各种矛盾冲突进行艺术处理才能体现出来。
三、艺术理论分析现实主义原则对文艺作品的影响
3.1 文艺作品的创作理念
在新时期,我国的文艺作品的创作理念也逐渐发生了转变,更多的文艺作品以现实主义作为创作理念,强调将文学与现实进行有效结合,反映出作者的真情实感,从而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文特点的艺术作品。以鲁迅先生为例,鲁迅先生作为我国第一个向西方学习先进文化的学者,其在对西方文学进行借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理念。在创作过程中,鲁迅先生充分融合了社会发展现状与当时人们所处环境特点,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认识与思考,从而形成了符合当时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文特点的艺术作品。
3.2 文艺作品的表现手法
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强调对于生活的真实反映,对生活进行仔细观察,认真感受,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细致地分析,根据现实的客观规律对生活进行描述。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强调要尊重客观事实,把现实中真实发生的事情真实地记录下来。在文艺作品创作中要把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当作艺术创作素材,通过观察、调查、采访等方式收集资料,将客观存在的事实进行真实地还原和记录。在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要注重细节描写,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品所描绘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中,要保证作品能够反映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和时代精神,能够与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3.3 文艺作品的价值评判
现实主义的核心理念是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社会生活,以此为基础创作的文艺作品,能够对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展现出社会生活的本质特征。这就要求文艺作品不仅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能够深入探究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来体现出作品的社会意义。通过对文学作品的价值评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艺术家对现实生活中存在问题的认识程度。
四、结论
综上所述,现实主义是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原则之一,它不仅反映了社会现实,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内涵。在文艺作品的创作过程中,现实主义原则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帮助艺术家准确地把握现实生活,并将其反映在文艺作品中。因此,艺术家必须遵循现实主义原则,才能将艺术创作进行下去。文章从现实主义原则的内涵、对文艺作品的影响和现实主义原则在文艺作品中的应用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以期能够为广大艺术创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参考文献
[1]李雯,李鑫磊.以马克思文艺理论分析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文艺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J].北极光,2019,(02):133-134.
[2]李妙璇. 运用马克思文艺理论观来分析肖邦钢琴作品及练习[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2(6):108-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