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钢琴教育从职业教育到普及教育的论述

期刊: 文学研究文摘 DOI: PDF下载

赖颖

上海市闵行区江川路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上海市 200240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必须朝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建成教育强国,需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当前教育事业改革背景下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而音乐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领域,更对提高审美能力、提升人文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钢琴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钢琴教育也逐渐从传统的职业教育向普及性教育转变。本文主要浅谈在教育事业不断改革和创新的推动作用下,钢琴教育从职业教育到普及教育的转变与发展,以及当今社会下钢琴普及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与困难。

 

引言

钢琴,作为西方古典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8世纪传入中国以来,便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文化内涵,逐渐在中国音乐教育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钢琴教育逐渐融入了多元文化元素,形成了多样化的教学体系。钢琴教育不仅仅是技能的传授,更是对学生审美、情感、创造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钢琴教育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儿童和青少年有机会接触和学习钢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钢琴教育也已成为越来越多家庭培养子女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钢琴职业教育

钢琴职业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具有钢琴演奏天赋和潜力的学生,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其能够独立地进行钢琴演奏、教学和音乐创作成为专业的钢琴演奏家钢琴理论及演奏的研究者、音乐教育者或音乐工作者。这种教育模式通常由专业艺术院校的钢琴专业来承担,具有系统性强、理论扎实、技能训练严格等特点。在钢琴职业教育中,学生需要掌握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包括音乐史、音乐理论、和声学、曲式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他们还需要接受严格的钢琴演奏技能训练,包括手指技巧、节奏控制、音乐表达等方面的训练。

钢琴职业教育更注重的是学技巧,而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曲谱情感的表达与理解;此外,钢琴职业教育在前期的道路上有较强目的性,通常只为钢琴考级而考级,考试而考试。

钢琴普及教育

钢琴普及性教育,作为一种面向广大民众的音乐教育方式,其核心目标在于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和欣赏钢琴音乐这一高雅艺术形式。这一教育模式不仅致力于提升学生的音乐技能,更着重于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钢琴普及性教育意味着教育对象广泛,不受年龄、性别、职业等限制。无论是孩童还是成人,无论是否具备音乐基础,都可以参与到钢琴学习中来。这种教育模式打破了传统音乐教育的局限,使得音乐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属,而是成为大众共享的文化资源同时普及性教育注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钢琴。

然而由于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学生的音乐基础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给教学带来了很大挑战。同时,如何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也是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问题。

转变原因

3.1 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钢琴作为西方乐器,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要举一家之力才能购买而现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有能力去购买钢琴,让孩子去接触、学习钢琴,让钢琴也能走进千家万户。

社会的发展也促进了家庭育儿观念的改变,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家长通常把美术、音乐、体育等作为孩子的兴趣爱好来进行培养,从而加强孩子的个人艺术修养。而钢琴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成为了家长的关注点,让钢琴教育更加普及化。

3.2 政府政策的支持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艺术教育的普及与发展,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从而推动艺术教育、音乐教育的发展。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大力推进我国音乐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生产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加快音乐产业转型为重点,以培育音乐产业龙头企业和新兴文化业态为依托,以聚集高端、高效、高附加值的音乐产业要素为动力,不断完善产业功能,大力推动民族原创音乐作品的生产和出版,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音乐企业,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把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促进学生形成艺术爱好、增强艺术素养,全面提升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推动高校将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修满规定学分方能毕业。由此可见,这些政策不仅促进艺术教育事业发展扎实推进,也为钢琴教育的普及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更让我国教育普及程度实现新提升。[1]

3.3 教育模式的拓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钢琴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拓展,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到钢琴教育,提高钢琴教育的普及。以往钢琴教育多数采用线下授课的教学方式,现今受发达的网络影响,也开始出现了许多钢琴教育机构线上授课的情况。除此之外,在平台上还会浏览到一些“钢琴速成课”,虽然通过此种方式学习钢琴可能更加便捷,但这些教学课程可能会出现专业性较差,误导他人的问题,从而影响钢琴专业性发展和钢琴教育的质量、成果。

当前钢琴教育普及存在的问题

4.1 学生学业繁重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青少年学生的课业负担繁重,课后时间往往被各种补习和作业填满,难以腾出空余时间进行钢琴练习。然而,弹钢琴如同逆水行舟,需要日复一日的坚持和练习,才能保持手指的灵活度和技巧。因此,许多学生在面对繁重的课业压力时,不得不放弃每天的钢琴练习,导致手指技巧逐渐生疏,最终彻底放弃这项技能。

4.2 后期的职业规划的影响

    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对学琴没有具体的目标,只是把考级作为一个终点,在学琴的过程中,不注重基础练习,一年只练了考级的几首曲目,甚至于几年只练了这几首,学生在反复的练琴的过程中,成了完全没有自主意识的机械运动,考级完后,也没有一个适合的音乐规划,直到最后逐渐放弃。

 

钢琴教育从职业教育到普及教育的转变与发展是教育体系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未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钢琴普及教育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更多的创新机遇。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钢琴教育的普及和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参与和推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更多的人提供接触和学习钢琴的机会,才能共同推动钢琴教育的繁荣和发展,让更多的人享受音乐带来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教育改革发展扎实推进 教育强国建设行稳致远——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十 国家统计局网站 2024-09-24

作者简介:赖颖 1979.1 女 上海市 本科 中级 上海市闵行区江川路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