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关键词
校企共建课;精神科护理学;案例教学法
正文
课题来源:2023年度,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校企共建课程《精神科护理学》成果
一、精神科护理学教学现存问题
(一)师资力量不足:精神科护理学的教师队伍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然而,当前还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的现象。一方面,很多高校并没有专门从事精神科护理学研究和教学的教师;另一方面,现有的教师队伍中,有些教师缺乏临床经验或缺乏最新的科研成果更新。同时精神科护理学中学生层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学内容要点多,学生接受难度大;二是重难点不分明,学生训练压力较大;三是学生的合作意识弱,在案例教学中配合不够默契;四是有的同学思考问题的能力有所欠缺。
(二)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精神科护理学领域的研究和进展非常迅速,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层出不穷。然而,一些教材和教学大纲更新不及时,导致学生接触到的知识可能相对滞后,不能及时与临床接轨。
(三)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不足:对于精神科护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单纯掌握知识并不足以应对日益复杂的临床需求。一些教学环节可能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不够重视,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为此,在对精神科护理专业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迫切需要创新主线,在疾病的临床表现教学、学生掌握疾病的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型,在教学设计中优化目标导向、完善决策和反馈机制,推广案例教学法。开展校企共建课,使有临床经验的临床老师进入课堂并结合临床案例进行授课,倡导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完善案例研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结果评价机制,让精神科护理专业教学理论联系实践,融合思考、理解、发展、进步、成长于一体,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成长。
二、案例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学教学中的评估
(1)学生知识和理解水平的评估:通过案例教学法,可以评估学生对精神科护理学知识和理论的掌握程度。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和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展示他们对相关概念、原则和技能的理解。
(2)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估:案例教学法可以帮助评估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学生需要分析和评估案例中的信息,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案,并评估各种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风险。
(3)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决策能力的评估:案例教学法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决策。学生需要评估不同干预选项的利弊,并做出合理的决策。这样可以评估学生对复杂情况下进行决策的能力。
(4)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评估:案例教学法通常以小组形式进行,可以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学生需要与小组成员合作,共同分析和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展示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学生沟通和表达能力的评估: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向其他人清晰地传达他们的观点和解决方案。通过评估学生在案例讨论中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可以评估他们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总之,案例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学教学中的评估应用涵盖了学生知识水平、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决策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沟通和表达能力等多个方面。通过案例教学法的评估,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并针对性地提供反馈和指导。
三、案例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3.1案例教学过程概述
该教学法作为近年来广泛应用的新型教学方法之一,在临床教学中以案例为出发点,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学生能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案例研究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写作能力,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加强沟通与合作。培训以小组形式进行,举行时,学生运用课堂上学到的技能,用自己的思维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工作中提高技能。通过专业评估,学生可以快速了解患者管理的重要性,同时,在教材中,各组学生不仅发挥本组人的智慧,还学习其他组人的智慧,创造了融汇所有成员知识的理想学习效果,人人都学。并共同发展。事实证明,教学引导对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2 案例教学过程的特点
(1)案例选择正确,所选案例具有目的性。
(2)问题应当中立、客观、层次分明,充分反映学生的知识水平。
(3)教师应能够修改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4)教导学生转变对知识的关注转向对潜力的关注。
(5)注重双向沟通。
3.3案例教学过程的步骤
第1步:学生报告问题
学生分享患者信息、当前病史、既往病史、主诉、并发症、积极结果、治疗情况等。
(2)完成测试和修复
第2步:确定患者护理中的重点和难点
(1)同组学生护理要点,根据情况进行保健
(2)同组学生的加法与分析
第3步:护士持续培训考核的主体及内容
从案例研究、体检、护理报告、支持小组、临床评估,以及对护士的全面培训,培训护理评估、风险预防、专业护理技能和对此类疾病患者的了解等等,每个人都在进步以实现我们的培训目标。
(1)评价:护理评价虽然广泛,但良好知识的运用影响着护理评价的使用、护理质量以及知识的结果。
(2)内容:讲好本案例,了解本工作的情况,最后逐步教会学生将思维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理解并记住。
第4步:学生识别所提供信息的优点和缺点
学员们踊跃提问,讨论了评估患者病情的经验和护理中的疑难话题。
四、案例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学教学中的案例
在精神科护理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真实或虚拟的案例,结合实际临床情况,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病例分析和问题解决中,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以下是一些精神科护理学教学中可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案例:
(1)抑郁症患者:以一个抑郁症患者为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抑郁症的临床表现、病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知识。学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特点,学习如何进行评估和干预,以及如何提供心理支持。
(2)精神分裂症患者:以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为案例,让学生了解该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治疗原则等。学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学习如何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效沟通,了解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原理与技巧,提高对患者的护理水平。
(3)自杀风险评估:以一个具有自杀风险的精神病患者为案例,让学生了解自杀风险的评估方法和护理干预策略。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学习如何识别自杀风险因素,并进行风险评估,同时学习如何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保护患者的安全。
以上案例仅是示范,实际应用案例教学法时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选择和设计。案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培养其成为优秀的精神科护理人员。
结束语
案例分析方法实践性强,通过参与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实际应对问题的能力。场景可进行还原,通过案例教学,可以还原真实的临床场景,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触到真实临床环境中的精神疾病患者。这种情境化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患者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培养关怀和同理心。可通过问题导向的方法通过案例教学,学生需要面对临床案例中的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还能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综合性训练,案例教学能够涉及多个方面的知识,包括病因、诊断、治疗、护理等。通过案例的分析,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其综合思考和实际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上还能够锻炼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在案例教学中,学生通常需要以小组形式进行分析和讨论。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提高集体智慧,共同解决问题。
总之,案例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学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其综合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护理质量和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冬红,王剑英,张朝辉,等.案例教学法联合标准化病人 在精神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7,14(1):38-42.
[2]赵红,刘晶.基于微信的案例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学》教 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85):42.
[3]刘立新,程艳,高莉莉.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精神科护 理教学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9):192.
[4]涂冬洁.CBL 教学法结合情景模拟与 SP 在精神科护理学 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8):1.
[5]陈捷,李会芳,乐小婧,等.教师标准化病人联合案例教学 法在医患沟通技能提升中的研究 [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0,41(2):158-162.
[6]孙光辉,热衣兰木·包尔汉,罗燕飞,等.案例教学法联合 标准化病人在儿科实践教学中的初步应用[J]. 继续医学教育, 2020,34(5):11-13.
[7]胡德丽.案例教学法联合标准化病人在精神科护理教学 中的应用体会[J].年轻人,2019(32):220-223.
[8]何庆欢.案例教学法联合标准化病人在精神科护理教学 中的应用浅析[J].考试周刊,2019(17):15.
[9]伊丽达娜·米吉提,陈志芳.标准化病人联合案例教学法 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及教学质量影响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 2019,11(13):52-53.
[10]赵蓓蓓,张巧玲,张家美,等.标准化病人联合案例教学 法在精神科护理课程中的实践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 (24):107-109.
...